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科学家合成高效抗天花化合物

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的化学家联合国内多家科研机构,成功合成了一系列新型有机化合物,该系列化合物对包括天花病毒在内的多种正痘病毒表现出高效抑制活性。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新物质在保持高抗病毒效率的同时,对细胞系的毒性较低,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本研究获得了俄罗斯科学基金会(项目编号:21-73-20031-П)的资助,相关成果已发表于药学领域权威期刊《欧洲药物化学杂志》(Q1区,影响因子:5.9)。

天花是由正痘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注:该病毒属为双链DNA病毒)。目前针对天花病毒的现有药物存在一定局限性:对某些病毒株效果不理想,且在机体已感染或重复感染的情况下难以发挥抗病毒作用。因此,研发新型高效抗病毒化合物成为当务之急。

在该合作研究中,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团队设计并合成了基于氧代二唑酮结构的新型有机化合物,证实其可作为高效抗正痘病毒制剂。实验结果显示,该类化合物对天花疫苗病毒、牛痘病毒、兔痘病毒及天花病毒均表现出显著抑制活性。



“通过对活性化合物结构的系统分析,我们发现分子中引入硝基、三氟甲基以及卤素(氯、溴、碘)等电子受体基团,能够显著增强其抗病毒活性。这些取代基通过托木斯克理工大学自主研发的碘鎓盐技术,被精准引入恶唑酮分子骨架中,”该研究的共同作者、TPU“材料化学中的非价键相互作用”国际研究实验室负责人娜塔莉亚·索尔达托娃解释道。

实验研究与分子模拟结果共同表明,该类化合物作用于病毒生命周期的晚期阶段,可能通过干扰病毒包膜形成关键蛋白p37的功能,有效阻断病毒感染进程。

通过对不同病毒株的领先化合物活性比较,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团队还识别出一个潜在的新作用靶点——病毒生命周期晚期涉及的其他功能蛋白。

“现有数据充分证明,我们合成的这类化合物具备开发为广谱抗正痘病毒药物的良好潜力,”娜塔莉亚·索尔达托娃强调。

研究的下一阶段将开展体内实验,系统评估化合物的毒性、疗效、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特性。

本研究汇聚了来自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医学技术研究学院、雅罗斯拉夫尔K.D.乌申斯基师范大学、俄罗斯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下属“矢量”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乌法联邦研究中心、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N.N.沃罗兹廖夫有机化学研究所医学化学系等多个机构的科研力量,并得到了理论团队“量子与动力学”的支持。